【老班VS新手】于洁:初登讲台,你需要做好这4件事?
老班VS新手
新手
案例
李润于:工作一年后的得与失
在通过面试后的很长时间,我心中小窃喜,以至于没有把前辈们的话放在心上,只是在偶尔想起时学一学怎么才能够站稳讲台,荒废了不少时间。
开学前的暑假,好在听进去一点老教师的话,先把课备起来,教案抄写起来,以备开学不会手忙脚乱。
我断断续续地抄了几篇教案,字数也不多,有点马虎,心里想着反正真的要上课时我自然会好好再备备课的。
真正开学的那第一个月,我忙完了班级的各种琐事,才发现自己的手抄教案落后了一大截,心里顿时压了一块大石头。
好在学校里的领导很细心负责,每个月底都要查一查,否则积压得越多,心里越慌。
尽管暑假抄了一些可以应急,但我仍然加了很多次班,才完成了手抄备课的任务。
荒废的时间,都要在未来补回来。
从开学的第一个月开始,我发现自己的课表与师父的课表产生了冲突,这样我就很难听得到师父上的课,更别说完成听课笔记,于是心生惫怠,把听课抛于脑后,心里想着自己也能够上的好课,当初那种优越感又滋生出来。
一些课还算过得去,但是碰到古灵精怪的学生,就有些头疼无法把控课堂,浪费掉不少时间,课后的反思也只是粗略浅疏,不能一点到位。
好在师父细心地看了我的备课和反思,向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,并且主动让我去听她的课,调换课表后,坐在课堂的最后面,一堂堂听下来,学习到非常多的教育小细节,自己不太熟悉的文学知识,把控课堂的方法,心中生出很多愧疚和自责。
对我而言,我错失了之前的很多听课机会,尤其是名篇,心知自己上得一般,却没有好好请教反思;
对学生而言,他们失去了好几堂本应该上得更好的课,少汲取了很多重要的知识。
有了这次经验教训之后,我便常常去听师父们的课,听课笔记记了很多。
虽然这些听课笔记更是你交给学校的重要材料,但到未来的某一天,你会发现这些付出是值得的,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,有时候一学期下来你就会发现,身边的东西似乎除了无尽的教案课件,和几篇硬性要求的文章,没有别的可以留下了。
所以,一定要有意识地写文章,把记录当成习惯,你很快就会在学期结束时收获,任何的付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。
我点了一下,我一年写了36篇教育叙事。
我感觉在学校的规定操作之外,自己定个小目标,逼一逼自己也是很好的。
不要小看公开课,这是绝佳的身心锻炼机会,百转千回,你会慢慢地熟悉、自信、强大……个中收获你自己去体会!
不用害怕,在摸爬滚打中去用失去来换取收获。
新手带班
VS
老班点评
老班
点评
老妈于洁:还真有点过来人的掏心窝子的感觉
01 | 关于备课 |
手写备课是很多新教师头疼的事,大概是因为心里觉得纸上写的和真正去上的时候是不一样的,或者心里想着手写教案就是应付一下上头的检查的。
所以我看见过有的新教师故意放大字体和行间距,用最快速度完成一课时三四页纸的备课;也看见过一边玩玩手机,一边抄抄教案,心不在焉的状态。
我自己是个惜时如金的人,不喜欢做无用功。
所以我想既然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,就认真做好吧。
有些事情是可以一举两得的,比如写教案的过程也是一次练字的过程。
很多新教师上课后,字到写时方恨丑。
确实如此,有时候教师写出一手漂亮的字,无形之中在学生中就多了一份威信。
02 | 关于听课 |
大学毕业加上考编成功,确实会有小确幸、优越感。
年轻教师看不起老教师的事情也是很多的。
比如去听了老教师一节课,心里想着也就那样啊,我去上也差不多嘛。
包括同事之间彼此听课,也会出现不以为然的心情。
你说得很对,听课需要听一些细节:
老教师对本课的重点是如何定位的?
问题如何设置的?
课堂如何掌控的?
遇到冷场怎么处理的?
遇到学生答非所问如何处理的……
听课更需要一种自问:
如果我讲这个知识点,我会如何处理?
用扬弃的态度去听课,是对自身很好的一次提升。
03 | 关于教育叙事 |
特别高兴一年来你写下了36篇教育叙事,我把他们都打印了出来,装订成线装书的样子。
这是你一年来走过的痕迹,踏踏实实的每一步脚印。
也是一个年轻人沉下心来研究教育的最美好的姿态。
04 | 关于公开课 |
回望我自己一路走来的痕迹,公开课和比赛对我的促进是最大的。
我很幸运在工作第二年就参与了学校的省级课题研究,作为公开课的承担人,我承受住了压力,增加了很多的能力。
最难得的是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感受到了赞赏与批评同行的真诚。
影响我最大的比赛是苏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、苏州市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和苏州市主题班会课竞赛。
从赛前的准备到临场的发挥,比赛的刺激程度与获奖后的喜悦程度成正比。
三个比赛结束后,我觉得自己成为什么都不怕的人了。
特别欣赏你的“摸爬滚打”四个字。
这一年的煎熬你挺过来了,不容易。
我看到你无奈头晕坐在凳子上惆怅的样子,也见过你字里行间谈到学生进步时的喜悦之情。
都说三岁看老,一个新教师的前三年基本可以决定他今后的三十年教书生涯状态。
我自己这么多年下来,在教书这件事情上一直保持着如履薄冰,丝毫不敢懈怠。
从不敢把自己当成老教师,唯恐一点点倚老卖老反而经验主义成了主观臆断。
我想一个新教师永远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,是年轻人真正的样子。
也请你这个年轻人带着我这个“老人”一路前行。
这条路的名字叫做“保持初心,不辱使命”。